翻譯如下:

I. 簡介:Pi Network 的獨特旅程與迫在眉睫的危機
自 2019 年成立以來,Pi Network 以創新的「手機挖礦」模式迅速在全球積累了數千萬用戶,聲稱構建了一個包容性、低門檻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該項目由一支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團隊發起,旨在解決傳統加密貨幣(如比特幣)的痛點,例如高挖礦門檻、大量能源消耗和操作複雜性,讓普通人通過智能手機「挖礦」,輕鬆參與區塊鏈世界。其核心願景是實現真正的「加密貨幣普及化」,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數字資產的「礦工」。
Pi Network 的挖礦機制尤為獨特:用戶無需購買昂貴的礦機或消耗大量電力,只需每天點擊一次手機應用程序即可「挖」Pi 幣。這種「零成本」、「零門檻」的參與方式迅速吸引了全球大量用戶,尤其是在加密貨幣普及率較低的地區。用戶被「未來數字黃金」和「人人可用的加密貨幣」的宏大願景吸引,成為了 Pi Network 獨特「圍牆花園」內的早期建設者。與傳統加密項目通過 ICO/IEO 上線交易所的方式不同,Pi Network 強調先建設用戶基礎和生態系統,再逐步開放主網並促進價值流通,這讓它在加密世界中顯得尤為與眾不同。
然而,在這種看似繁榮的表面之下,一系列嚴重的 Pi Network 問題 正變得越來越明顯。隨著項目的進展,由於大量代幣解鎖而引發的 Pi Network 問題 正逐漸浮現。根據 Coinpedia 的數據,到 2025 年 12 月,超過 6.2 億枚 Pi 代幣 將被解鎖並進入流通,這將對 Pi Network 的市場穩定性和價值產生巨大壓力。這一供應激增已引發市場對價格下跌和流動性壓力的深切擔憂,表明 Pi Network 正處於一個關鍵的發展階段——這是對其生存和價值的嚴峻考驗,也是對其獨特「社區優先,流通後置」模式的最終審判。
II. 解鎖潮:供應激增對 Pi Network 的量化影響
Pi Network 的代幣解鎖機制正在逐步釋放其龐大用戶群「挖」出的 Pi 幣。然而,這一釋放並非漸進式,而是在短期內以集中、大規模的方式爆發,為市場帶來了顯著的供應衝擊。
1. 七月的「閃崩」作為警示:未來衝擊的預告
我們不需要展望未來太久,一個近期的事件已提供了明確的指示。2025 年 7 月 15 日,
Pi Network 進行了一次性、單日解鎖多達
3.37 億枚 Pi 代幣。這次大規模供應釋放直接導致
Pi 幣價格在短期內暴跌
25%。這次「閃崩」敲響了警鐘,清楚地預示了即將到來的更大規模解鎖浪潮將對
Pi Network 的價格和流動性產生的直接而殘酷影響,尤其是在缺乏足夠需求吸收的情況下。它不僅考驗了市場承受突發供應的能力,還暴露了
Pi Network 內部市場機制的脆弱性。
2. 2025 年下半年解鎖日曆:挑戰日益臨近
7 月的衝擊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漫長挑戰的開始。根據 Coinpedia 的數據,2025 年下半年的解鎖日程更加驚人:
-
8 月:估計將解鎖1.39 億枚 Pi。
-
9 月:緊隨其後解鎖1.16 億枚 Pi。
-
10 月:仍有9,300 萬枚 Pi進入市場。
-
11 月:解鎖量增加至1.02 億枚 Pi。
-
12 月:解鎖量達到峰值,達1.7 億枚 Pi。
粗略計算,從 8 月到 12 月將逐步解鎖超過6.2 億枚 Pi 代幣。如此龐大的供應在僅僅五個月內釋放,對任何加密貨幣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更何況是尚未完全開放流通的 Pi Network 生態系統。
3. 經濟原理的考驗:供需失衡的致命威脅
根據基本經濟原理,當供應大幅增加而需求未能相應激增時,價格必然面臨下行壓力。對於 Pi Network 來說,數億枚代幣的解鎖意味著市場中的可交易供應將迅速膨脹。
(後續內容略,請告知是否需要繼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