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宏觀環境:美國股市週五再次上漲,在降息後連續兩次取得漲幅。三大美國股指持續創下新高,而此前表現強勢的小盤股則從近期高點回落。
-
項目動態
主流資產變化
-
加密市場恐懼與貪婪指數:45(前一天49),等級:恐懼
今日展望
-
Robinhood將正式被納入標普500指數
-
KBW 2025啟動
-
ID解鎖流通供應量的6.30%,價值約1290萬美元
宏觀經濟
-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
避免美國政府關門的臨時支出法案通過眾議院但未在參議院通過
政策趨勢
-
美國財政部推出GENIUS法案穩定幣監管框架
行業亮點
-
Michael Saylor再次發布比特幣追蹤信息,可能於下週披露額外購買
-
以太坊主網Fusaka升級暫定於2025年12月3日進行
-
比特幣挖礦難度增加了4.63%,達到142.34T,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
託管公司BitGo申請IPO,其上半年營收接近42億美元,利潤超過1200萬美元
-
FTX將啟動第三輪債務償還,總額達16億美元
-
以太坊生態穩定幣供應量達到1660億美元,創下新的歷史新高
延伸閱讀:
根據Chaincatcher援引CloverPool的數據,比特幣網絡最近在塊高度915,264進行了一次難度調整。挖礦難度增加了4.63%,達到了新的歷史最高點142.34 T。這不僅反映了當前比特幣網絡的健康狀況,還突顯了挖礦行業內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和挑戰。
什麼是挖礦難度?
要了解這項數據的重要性,我們首先需要掌握什麼是挖礦難度.
比特幣挖礦是一個“解謎”的過程:礦工使用專門的計算機(挖礦機)進行高強度的雜湊計算,試圖找到滿足特定條件的隨機數(Nonce)以生成新區塊。這個“條件”是由挖礦難度決定的。挖礦難度越高,礦工需要進行的計算就越複雜,找到正確答案的概率就越低。
比特幣協議的巧妙之處在於其自動調整機制,它確保新區塊以穩定的速度生成,約每10分鐘生成一個區塊。每2016個區塊(約兩週),網絡根據該期間內實際區塊生成速度調整難度。
-
如果新區塊生成速度過快(平均少於10分鐘),這意味著更多的礦工和算力加入了網絡,因此網絡將增加難度以減慢區塊生成速度。
-
如果新區塊生成速度過慢(平均超過10分鐘),這意味著部分礦工退出或算力減少,因此網絡將降低難度以加快區塊生成速度。
這最新的 4.63% 難度增幅意味著在過去兩週內,比特幣網絡的整體算力(即,哈希率)已顯著增長,礦工們發現新區塊的速度快於預期。因此,網絡自動提高了挖礦難度,以維持其預設的 10 分鐘區塊時間。
難度增加背後的深層意義
這次新的難度紀錄不僅僅是數字的變化,它還包含了更深層的含義:
-
增強的網絡安全
挖礦難度直接與比特幣網絡的安全性相關。更高的難度意味著更多的計算能力被用於挖礦,這使得發動51% 攻擊的成本高昂得令人望而卻步。這使得比特幣區塊鏈更能抵抗操控,從而加強整個網絡的穩健性和可信度。持續上升的難度對網絡的長期健康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
礦工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對礦工而言,難度的提升是一把雙刃劍。
-
挑戰:更高的難度直接導致計算需求和電力消耗增加,而區塊獎勵(目前為 3.125 BTC)保持不變。這意味著每單位哈希能力的輸出減少,挖礦成本上升,擠壓了礦工的利潤空間。那些使用舊設備以及電力成本高的礦工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可能被迫關閉其運營。
-
機遇:難度的上升也加速了行業整合。只有那些擁有更高效設備(例如最新的 ASIC 礦機)、更低廉的電力以及更優秀運營管理的礦工才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這促使整個挖礦行業朝著更高的專業化和規模化發展,並激勵技術創新以尋找更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
-
市場情緒與挖礦生態系統
比特幣挖礦難度的持續上升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市場樂觀情緒關於加密貨幣的未來。如果礦工預期比特幣的價格會上漲,即使短期內利潤微薄,他們也願意投入更多資本購買設備和擴大規模。這種行為本身表明,大型資本和專業挖礦公司對未來抱有強烈信心。此外,這也推動了整個挖礦生態系統的繁榮,包括礦池、硬體製造商和能源公司。
每個新的難度記錄背後,都是全球礦工之間無休止的算力、成本和效率博弈。這場博弈不僅不斷加強了比特幣網絡的安全性,還成為整個加密貨幣產業活力與前景的有力證明。隨著技術進步以及更多參與者的加入,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比特幣挖礦競爭和難度將繼續攀升,為網絡的穩定性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